2024年,浙江宁波的外贸商人陈海波因涉及销售的五金配件被认定为零件而被法院判定犯有非法制造、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然而,2024年4月2日,浙江省高院对其二审判决作出修改,判决维持有罪,但刑期减至10年6个月。
陈海波经营的五金厂,因其生产的30多万件零配件被警方查扣,成了案件的焦点。2022年7月5日,陈海波和厂内业务员彭某某被刑事拘留,并在2023年10月26日由宁波市检察院提起公诉。BG大游官网检方指控二人从2012年起便明知所加工的配件是零件,却仍为以色列和美国客户生产出口。特别是陈海波,在明知其产品有可能被用作武器散件的情况下,依然持续生产这些零件,直接涉及走私武器罪。
2023年12月,案件一审在宁波市中院开庭审理,庭审中,陈海波案涉及的五金外贸零件也被认定为散件,很多与陈海波案件相似的其他外贸商人也因相似的案件面临指控。在一审裁定后,陈海波被判15年刑期,彭某某则被判3年6个月。法院还追缴了陈海波通过非法交易获得的169万美元及彭某某违法所得的10万元人民币。
此次案件的核心争议之一,来自对涉案五金件是否为散件的鉴定。宁波市公安局的鉴定意见指出,BG大游官网四种五金件分别为的缓冲器套筒、复进推进器、枪机框联接键和发射转换器(保险),这些都被认定为以火药为动力的散件。而陈海波则对这一鉴定结果提出了异议,他坚持认为这些零件并非专用于火药为动力的,而是可以用于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并且与中国境内的并不匹配,因此不应被认定为零件。
在此基础上,经过第三方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复审,结果显示,虽然涉案的四种配件与国外部分军用及仿真游戏枪相似,但并不能确认它们是专属于军事用途的零件。而浙江省高院在二审时也采纳了这一复审意见,最终认定,尽管这些配件不是国内制式枪械的零件,但它们可被用于境外的组装,因此依然符合零件的标准。
在量刑方面,浙江省高院考虑到陈海波并非专门从事非法生产的工厂,他的企业同时也有其他合法的产品加工业务。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陈海波和彭某某的犯罪行为并未对国内公共安全造成直接严重危害,因此在量刑上有所减轻。最终,法院将陈海波的刑期由一审的15年减至10年6个月,而彭某某的刑期也由3年6个月减为3年。
这一判决的背后,反映了法律在处理散件案件时的复杂性及对社会危害性的全面评估。在这一案例中,陈海波和彭某某并未因直接参与组装或销售完整的而获取超额利润,且没有证据表明所涉配件在境内销售或组装。因此,这一判决既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重视,也在情节轻重、犯罪动机等方面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对五金零配件生产与出口的关注,也提醒着企业在跨国贸易中,需特别警惕产品是否会被非法用作武器散件,防范法律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